<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政务

        governor
        铁东区人民政府   2021-11-30 16:04   来源: 区政府办

        2021年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铁东区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年11月24日在铁东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铁东区人民政府区长 申洪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铁东区第九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们负重奋进、爬坡过坎的五年,也是开拓创新、成果丰硕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挑战,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这五年,我们狠抓经济发展不松劲,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预计2021年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实现增速5%、4%、9.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3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跑赢经济增长,全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持续向好。特别是今年,全市春季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我区举行,我区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88.4亿元,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额均创历年新高,分别是2016年的2倍和8.25倍。项目建设成效斐然。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累计建设5000万元以上项目85个,47个亿元以上项目陆续开复工,39个项目竣工投产。谋划项目212个,申请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7亿元。洽谈引进项目153个,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212亿元。发展潜力有效释放。城东乡小塔子村整村土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得到批复,项目实施后可整理建设用地指标108公顷,预计可增加财政收入9.74亿元。主动参与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发展布局,未来发展空间得到拓展。载体支撑动能强劲。市经济开发区与铁东经济开发区合并整合,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日益完善,长平一体化首个项目“四平-长春共建汽车产业园”、大窑饮品、高尔夫食品、松辽制药等一批主导产业项目成功落地,近年来四平唯一外资项目华凯比克希线束项目即将达产。 

          ——这五年,我们聚焦结构调整不懈怠,产业转型迈出新步伐。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一发展主线,综合施策,三次产业比重优化到3∶37∶60。现代农业持续提升。园艺特产面积达到3.92万亩,产值实现9.55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农产品加工值实现204.72亿元。梨树模式全面推广,新增高标准农田4万亩,农业规模经营面积比重达到62%,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工业基础逐步夯实。盘活“双停”企业35户、实现“小升规”24户、助力“个转企”502户。“中国·四平专用车产业峰会”成功举办,汽车产业园、医药健康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区加速形成,君乐宝年产20万吨酸奶及乳酸菌饮料、金士百年产8万吨哈啤、金恒建材50万吨盘扣式脚手架等重大技改项目全部达产达效。拓华生物、吉春制药、宏大液压等5户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重点企业数量,以及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占比均为三分之一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全部达到8%以上;工业固投逐年增长,尤其是今年前10月工业固投增长124.1%,增幅全市第一,工业企业月度入规全市第一。全域旅游成果显着。国家A级景区发展到3个,乡村旅游A级经营单位发展到5个。卧龙泉屯成为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及周边县市旅游目的地,龙王村、哈福村、砬子沟村成为“吉林省第一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塔子沟村被定为“吉林省红色美丽乡村试点村”。叶赫冰嬉节开幕式4次在央视播出。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31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86亿元。商贸物流蓬勃发展。形成了以万达城市综合体和欧亚商都为核心的两大商圈格局,三马路步行街、植物园等一批夜经济场所,为百姓消夏夜游提供多元选择。以万通、万邦为核心的物流集散基地辐射范围逐步扩大,日交易额近亿元的万邦农副产品物流园当年开工当年达效。成功连续举办两届东环汽车展,填补了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没有大型汽车展销会的空白。                                                                                                                                                                                                                                                                                                                                                                                                                                                                                                                                                                                                                                                                                                                                                                                                                                                                                                                                                                                                                                                                                                                                                                                                                                                                                                                                                                                                                                                                                                                                                                                                                                                                                                                                                                                                                                                                                                                                                                                                                                                                                                                                                                                                                                                                                                                                                                                                                                                                                                                                                                                               

          ——这五年,我们统筹城乡建设不停歇,生态环境实现新提升。紧紧抓住改善环境这一中心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环境质量改善取得积极进展。城区面貌大有改观。在全省率先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投资1.43亿元完成38个老旧小区设施建设,投资112.68万元推进21个弃管小区封闭管理。投资2542万元强化城区绿化、新改建水冲公厕30座。农村环境美丽宜居。建立完善“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垃圾清运体系,实现“3-5户共用1个垃圾桶、每个屯1辆手推车”目标,垃圾达到日产日清。实施农村公路养护项目25个、148公里。绿化美化村屯28个。投资1408万元完成农村改厕4510户。新打农村饮用水源井137眼,提高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39个百分点。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3个,评选美丽庭院2035个、干净人家3980个。哈福村和营盘村被评为“吉林省千村示范村”。生态文明常抓不怠。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燃煤小锅炉淘汰率、采石场关停率、禁养区停养率全部实现100%,下三台水源地保护区居民全部搬迁,河长巡河实现常态化制度化,3个污水处理厂基本稳定运营,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14条主要河流实现生态修复、封闭管理全覆盖;修建外环路防风林带1090亩,环路绿化实现闭合。顺利通过中央和省委的五次环保督察大考,粪污收集体系及设施建设得到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充分肯定。 

          ——这五年,我们实施改革创新不止步,开放合作彰显新活力。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一关键举措,持续扩大开放,活力空前迸发。改革红利有效释放。乡镇站所管理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改革、平台公司改革等顺利完成,城乡医保“三保整合”、医疗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平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5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到10家、省级技术中心发展到16家。在全省率先实现“数字乡村”建设全覆盖,填补了我省数字化农业空白。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开放合作纵深推进。突出南接北融,成功引进一汽委改基地、君乐宝乳业20万吨酸奶及乳酸菌饮料、万通物流建材市场等一批投资强度大、税收贡献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与山东省梁山县缔结友好县区,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池南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浙江省永康市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永康五金东北直销中心成为四平、金华两市对口合作首个落地项目。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最多跑一次”向基层延伸改革在全市做经验介绍。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成为全市第一家推送无证明事项县区。在东北三省率先实现“信易贷”平台放贷,受到国家发改委通报表扬。 

          ——这五年,我们增进民生福祉不动摇,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紧紧抓住造福人民这一根本目的,聚焦群众关切的重点热点问题,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英额堡、叶赫两个贫困村2017年全部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全部脱贫,脱贫监测户2020年全部消除返贫风险。投资2803.23万元,谋划实施13个扶贫产业项目,累计收益285.71万元。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区上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在全省率先实行小区封闭管理,健全常态化防控机制,持续保持仅有1例确诊病例的稳定态势。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累计新增就业3.6万人,就业创业工作被“学习强国”、《吉林新闻联播》等重要平台宣传推介。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6507户,完成棚户区安置7561套、农村危房改造270户,我区被省政府评为“吉林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集体”。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投资1.38亿元新改扩建校舍、运动场等项目54个,破解“小学生三点半”问题,大学区改革经验在全市推广,我区代表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卫生院和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开设中医服务,成功争创省级慢病示范区。“百姓大舞台”活动遍布城乡,社区及行政村体育健身器材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覆盖。寻找“四战四平”赣榆籍烈士亲人等系列活动,在《中国国防报》、吉林卫视等媒体宣传报道。《铁东区志(1984-2008)》填补了我区无志书的空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显着成果,“矛盾纠纷帮帮团”机制入围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小莉说法》网络点击量持续增加,信访维稳保持重要敏感时期“三零”目标,安全生产工作受到韩俊省长及省安委会认可。同时,乡镇街道、机关服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为继续前进筑牢了坚实基础;五年的拼搏实践,为开创未来积累了宝贵经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拥护核心、对党忠诚。我们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实告诉我们,只有旗帜鲜明讲政治,拥护核心、维护核心、紧跟核心,才能确保铁东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必须聚焦发展、突出重点。我们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力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改革开放、优化环境等重点,不断做大经济总量、做优经济质量,一些工作走在全省、全市前列。事实告诉我们,只有保持发展定力,把握重点,抓住关键,才能推动整体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铭记初心、执政为民。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秉承初心使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造福人民群众,才能汇聚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必须务实担当、狠抓落实。我们坚持求真务实,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积极破解改革发展稳定中各种难题,各项工作有力有效。事实告诉我们,只有尽责担当埋头干,全力以赴抓落实,才能久久为功、善作善成。这些启示和体会,是全区人民探索出的宝贵经验,是加快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面临的挑战之多前所未有,面临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面临的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在这样艰难复杂的形势下,全区上下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始终保持发展定力,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坚定信心、逆势勇为,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推动各项事业取得了显着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正确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众志成城、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给予我们监督与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关心帮助铁东发展的驻区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一直关注铁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今天的铁东,上下关注、八方看好,领导殷切期望,群众满怀期盼,但我们绝不能沾沾自喜,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项目支撑不足,附加值低、转化率不高,缺少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优、产业带动强的项目;二是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基数多、底子沉,生产方式传统,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占比小,没有形成链条和集聚效应;三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薄弱、结构不优、抗风险能力不强;四是新增税源不多,刚性支出不断增加,“三保”压力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五是教育、文化、卫生等民生领域还有短板,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六是一些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抓落实不到位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拿出更大的魄力、更实的举措,逐步加以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铁东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区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的新形势下发展铁东,在新担当、新突破、新作为的新要求下审视铁东,看到铁东各种优势、各种机遇、各种潜力,始终坚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区位独特,不仅是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还是哈长城市群南部重要支点城区,优越区位必将加速优质要素集聚。我们优势明显,绿水青山是我们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优势和资源,厚重的历史文化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和根基,雄厚的工业基础是我们高质量发展的保障和支撑;尤其是当前铁东仍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创新驱动与投资拉动并重、投资和消费潜力巨大,各类优势正快速叠加成为发展胜势。我们机遇难得,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战略,为我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多利好;省市加快推进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为铁东发展提供了难得发展契机。特别是我们有32万求进、实干、勤劳的铁东儿女,这是我们最好的发展资源和最大的发展底气。只要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不负组织重托、不负人民期待,就一定能够化优势为胜势、于变局开新局,为铁东快速发展,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再添新动力、再谱新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和“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弘扬“崇德、务实、创新、图强”的铁东精神,按照“1355”总体工作思路,突出“一核集聚、两带牵引、三区协同”产业空间布局,坚持区域带动、改革推动、创新驱动、项目拉动、城乡联动,全力打造新型工业核心区、三产融合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区、东北区域重要物流集散地、休闲旅游目的地,奋力开创“现代化经济强区、美丽铁东”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后五年区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倾力打造实力铁东 

          凝心聚力稳一产。强化黑土地保护,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力争到2026年建成高标准农田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3亿斤。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农业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力争到2026年区级以上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70家、示范家庭农场达到30家。推动畜牧业发展,进一步构建现代化畜禽养殖体系,促进梅花鹿、乳制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齐心协力增二产。对接“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项目建设为基础,全力打造新型工业核心区。推进汽车产业园、医药健康食品产业园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实现食品加工业、医药健康业、特色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大窑饮品、高尔夫配餐等食品企业提质增效,促进现代中药、保健食品、医疗器械、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将四平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同心戮力扩三产。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依托叶赫、山门、石岭等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叶赫那拉文旅融合示范区,推进塔子山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壮大商贸物流业,巩固提升三马路步行街、万达商圈、植物园等现有夜经济场所,打造夜经济示范街;发展农副产品、专用汽车、医药、建材等大宗商品和国际物流,建设四平综合性物流中心。 

          (二)立足深化改革和创新开放,倾力打造活力铁东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综窗”改革,创新线上行政审批模式,依托全省数字化网办系统,实现政务服务“指尖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乡村取得突破性成果。助推平台公司做大做强,抢抓政策机遇,切实提高经济效益。 

          深化创新驱动发展。依托5G、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智能信息技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优势,与知名院校开展深层次产学研合作,吸引优质人才落户铁东。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扶持计划,力争到2026年培育创新龙头企业3-5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户。推进“科普惠农”“科技兴农”,实现乡(镇)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 

          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构建高水平开放发展体系,瞄准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和产业密集地区,提高招商实效;深化与永康等对口城市合作,力争每年新落地5000万元以上项目20个,新增投资15亿元以上。依托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全方位融入长春经济圈,持续强化产业配套,夯实承接基础,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将铁东打造成为我市对外合作的重要增长极。 

          (三)立足城乡统筹和生态保护,倾力打造魅力铁东 

          提高城区品质形象。稳步推进路网建设,硬化修缮我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基础设施。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力争到2026年改造老旧小区75个。优化城市生活质量,全力做好城市保洁及清雪工作,加强小区物业服务监督管理,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农村“四好”公路建设,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健全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维修改造。发展地域特色乡村旅游,推进东湖小镇项目建设。力争到2026年评选美丽庭院4000个、干净人家3000户,打造精品片区2个。 

          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建立健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经济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深化河长制,落实田长制,推行林长制,细化实施秸秆全量化处置,综合整治道路扬尘、油烟、噪音等城市环境污染,促进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努力走出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立足民生改善和福祉增进,倾力打造幸福铁东 

          促进群众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创新困难群体救助模式,关心关爱弱势群体,逐年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健全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为保障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民团结。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双减”工作,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深入实施健康城区战略,全力补齐卫生短板,加强医共体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文体强区步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 

          (五)立足公共安全和社会治理,倾力打造和谐铁东 

          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维护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强化“大平安”理念,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保障体系,持续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开展“三年集中化解重复信访积案”专项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体系,努力把矛盾化解在早、在小、在基层。加强“平安铁东”建设,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营造公平法治环境。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法治文化广场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到2026年乡(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成率达到100%。 

          三、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我们将进一步提振精神、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努力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 

          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地方级财政收入增长7%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落实节能减排降碳任务。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项目带动,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我们将按照“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把项目落地作为评价标准”的工作思路,咬定项目不放松、锲而不舍抓推进,用项目建设挺起发展脊梁。 

          下好谋划“先手棋”。抓住“一主六双”和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围绕汽车及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绿色食品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重点谋划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冷链物流保税仓等一批规模大、回报高、上下游配套的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强化与上级“十四五”规划对接,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市政策导向,着力谋划一批“一号项目”、新基建“761”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储备库。坚持抓大不放小,深度谋划医药孵化平台二期、电厂5号机组等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提高项目转化率,加快形成小项目铺天盖地、大项目顶天立地的良好发展局面。 

          跑出推进“加速度”。继续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包保、项目秘书、领办代办机制,破解项目落地、开工、建设及投产过程中的各种瓶颈问题,确保全年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47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完成投资52.15亿元。坚持“五化”工作法,实施月调度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力争宝福调味品生产线、年产2000吨奶酪制品等9个新开工项目,再生资源利用、年产180万套塑料清洁用品等20个续建项目参加全市春季项目集中开工;力促东湖小镇、青年公社等10个项目早日建设。推动谋划的年产1500吨鱼丸、秸秆饲料化利用等13个项目尽快签约落地。 

          打好招商“组合拳”。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开展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的精准招商,推动山东曙岳专用车产业园、宏泰铝罐车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铁东。加强与北京烹饪协会、上海火锅协会等组织的交流合作,谋划召开东北火锅食材峰会。深度融入长平一体化,继续强化与长春汽开区、长春一汽集团等合作单位对接洽谈,推进吉林专用车集团、中联重科农机生产等项目,促进签约项目转化为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生动局面。 

          夯实发展“主引擎”。强化开发区项目建设主战场和“一核带动、两翼集聚”牵引作用,补齐发展短板,吸引更多域外企业投资兴业,力争实现全省开发区排位前进10位目标。狠抓项目推进。以全市春季项目集中开工为导向,力争盛鲜火锅食材、百万套汽车塑料零部件等47个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建设。狠抓产业升级。加快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填补我市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白。狠抓债券争取。谋划好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汽车产业园二期、医药孵化平台二期等债券争取工作,全力推进保税仓建设,实现食品产业园“双循环”运行模式。 

          (二)聚力转型升级,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 

          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将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个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奋力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区。 

          坚决打好工业转型升级战。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紧盯打造百亿级现代化专用车产业园目标,加快一汽委改基地建设,引进一批产品附加值高的专用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落户园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我区专用车产业在全国行业中的竞争力。聚焦打造百亿级大健康产业园任务,引进培育火锅食材、休闲食品、畜禽加工、玉米精深加工等企业,促进产业向集聚化、高端化、绿色化迈进。围绕打造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引进高端生产制造企业,逐步形成以光伏、风电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建立工业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及时解决企业水电煤汽运等问题;关注19户重点企业运行走势,助力企业平稳增长。对接总部企业,继续加强与湖南中烟、君乐宝、立白等企业总部的沟通协调,拓展销售区域,实现高附加值产品本地生产。盘活闲置资源,推动每天食品、老卷烟厂等一批“双停”企业闲置资产盘活变现。扶持企业研发,推进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实现大清鹿苑保健酒及系列保健食品规模化生产。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加大中小企业培育力度,落实落细各类惠企政策,强化“四类”中小企业服务,完成“小升规”企业6户以上;加快吉春制药企业上市进程,实现我市企业上市“零”突破。强化企业家培训,为企业家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坚决打好农业提质增效战。抓牢粮食安全生产。确保农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3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达到3.9亿斤以上。全面深化黑土地保护,积极推广“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农机深松等先进农业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加快发展棚膜经济,力争棚膜产值达到1.04亿元。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变肉”工程。构建“基地+农户+企业”产业链模式,促进“种养加”三位一体综合发展。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力争农产品加工值实现60亿元,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5%、增长率继续保持全市第一。 

          坚决打好三产扩规突围战。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立足我区文化旅游资源好、潜力大优势,编制《山叶石旅游发展产业总体规划》,形成“山叶石”旅游产业带。做实文化旅游,创建叶赫那拉文旅融合示范区,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让“一日游”变为“过夜游”,打造“吃住玩游娱”为一体的网红打卡地。做大红色旅游,配合市文旅局推进塔子山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做活冰雪旅游,抓住北京冬奥会契机,挖掘冰雪运动和体育旅游资源,推进北大岭滑雪场建设,实现“白雪变白银”。做精乡村旅游,扩大红果采摘节知名度,提升“卧龙人家”民宿群品牌影响力,让铁东成为游客向往之所、乐游之选、流连之地。完善现代物流布局。聚焦打造南北对称两大物流集散中心目标,强力打造南城新区·现代物流产业园和万邦农副产品物流园,加大万邦东北农产品物流中心二期、万通建材物流市场、四平街综合体、京邦达智慧物流园等物流项目建设力度,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促进消费增长。推进欧亚综合体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假日经济、节庆经济、夜间经济,让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三)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筑牢发展支撑 

          城乡面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我们将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持续强基础、补短板,让城乡更有底蕴、更有品位、更有温度。 

          提升城市宜居指数。加大维修破损人行步道、疏通城区市政管线等工作力度。继续提高清扫保洁标准,确保主次街路、居民小区达到“五净三根清”要求。加快老旧小区改造进程,推动物业属地管理。加强数字化城管应用,推进“城市管理120”建设,努力让城市更宜居。 

          强化城市精细管理。下足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细节管理,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提升城市管理法治化、专业化、智能化水平。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城市广告、渣土扬尘、油烟污染等常态化治理,解决好垃圾乱倒、摊点乱摆、道路乱占、车辆乱停等“脏乱差”问题。 

          擦亮乡村靓丽底色。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完善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和考核监督办法,确保村屯日常环境整洁。深入开展厕所改造、垃圾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工程建设,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纵深发展。加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创建“三A”级标准示范村5个、千村示范村7个。实施村屯绿化美化行动,绿化村屯5个、面积300亩。 

          (四)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厚植发展优势 

          绿水青山是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之策。我们将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让铁东的蓝天常在、碧水长流、美丽与发展同行。 

          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成果。突出抓好水污染防治,持续推动辽河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夯实河长责任,推动“清四乱”行动向农村湖泊延伸。健全完善畜禽粪污收集转运处理体系,加快55个畜禽粪污收集点建设,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继续完善三个污水处理厂后期手续,确保全部实现稳定运行。常态化开展秸秆禁烧、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推进农药化肥减施增效,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 

          加快推进生态修复治理。以做好迎接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导向,举一反三,建立监管长效机制,深化污染源头治理。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要求,巩固提升河长制成效,建立完善田长制制度,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统筹加强山水林田湖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卧龙泉水土保持观测站项目,建设中西部农田防护林370亩,打造绿色生态屏障。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制定实施路径,确保如期兑现节能减排承诺。强化能耗“双控”刚性约束,加大限制类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加快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推动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倡导低碳生活与绿色消费方式,让绿色办公、绿色消费、绿色出行成为自觉行动。 

          (五)深化改革创新,进一步释放发展动力 

          改革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将坚持以深化改革破解瓶颈、以科技创新培育优势、以优化营商环境汇集要素,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推进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耕作制度变革,大力推广土地托管、土地入股、带地入社等多种适度规模经营模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册外地”规范管理改革,推动集体资产30万元以上村全部实现折股量化。深化开发区薪酬激励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切身利益。深化平台公司改革,强化国资监管,做优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围绕现代农业、特色装备、食品加工、基础化工、医药健康、冶金建材六大重点产业,创建产业和产品创新平台,推进企业技术中心逐级晋升机制,形成集聚各类创新要素的“强磁场”。激发企业创新主动性,助推吉春制药、拓华生物等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生金”。积极申报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智能化工厂、专精特新型企业,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推行“你点我放”的“点菜式”放权,推动审批服务向乡(镇)街充分授权。提高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构建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一张网”。深入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坚决杜绝“新官不理旧账”、违约失信等现象发生。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努力将铁东建设成为企业愿意来、留得住、能发展好的投资高地、成本洼地! 

          (六)聚焦民生民本,进一步共享发展红利 

          增进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将坚持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更加有力地改善民生、增进民富、保障民安,让发展的实绩更有“温度”,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 

          全力办好民生工程。①深化“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农村5G网络全覆盖。②改造农村公路30公里,更好方便百姓出行。③谋划一经街(辽宁界-东丰路)1.2平方公里排水管网项目,填补南部城区管网空白。④完成老旧小区设施改造19个,提升居民生活质量。⑤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00户,改善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⑥稳步推进低保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和街道,让救助程序更加便民。⑦实施“阳光家园”居家托养项目,为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定期提供居家托养上门服务。⑧完成城镇新增就业28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70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促进共同富裕。⑨装修改建美好佳苑、华亿紫禁城幼儿园,优化城区配套幼儿园环境。⑩推进常住居民健康档案开放,方便居民了解和掌握本人健康状况及动态变化。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不断提升脱贫质量。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统筹城乡低保和社会救助,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困境儿童、留守妇女关爱保护机制,推进老年服务业和残疾人事业发展,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有效提升公共服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深化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继续实施大学区改革,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展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逐步提高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推进“健康城区”建设。巩固提高全国中医药先进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实现乡村振兴“服务111”和医疗报销保障“120”政策全覆盖。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文化惠民行动,提升区文化馆免费开放服务水平。落实体育强区战略,积极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 

          努力维护社会和谐。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广“矛盾纠纷帮帮团”经验做法,推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整治专项行动常态化运行。全面落实信访维稳。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继续推进集中治理重复信访和信访积案化解,减少信访总量。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严格实施高中风险地区和境外入平返平人员闭环管理,有序组织疫苗接种,充分做好应急物资准备,全力构筑疫情防控“钢铁长城”。统筹保障各领域安全。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森林防灭火、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工作,严防各种风险隐患,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铁东。 

          同时,继续做好乡镇街道、机关服务、档案、地方志、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全区政府系统将在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干部的“担当指数”提升铁东的“发展指数”,以政府的“辛劳指数”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一)建设法治型政府,让人民更满意。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监委监察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严格执行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依法实行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健康运行。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二)建设务实型政府,让人民更认可。大力弘扬手脚沾泥抓落实优良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建立健全层层抓落实工作责任制,坚持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做到真抓、敢抓、善抓、常抓。坚持“五化工作法”,把关键领域改革、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具体化,定人定岗定责,全力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落地落实。 

          (三)建设高效型政府,让人民更幸福。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效率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在推动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福祉、维护社会稳定上持续发力,确保各项工作抓出成效。树牢“不进则退”争先意识,努力推出具有铁东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亮点工作,力争在全市乃至全省有更好的位次。 

          (四)建设担当型政府,让人民更信赖。增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担当,全面提升政府系统的操作力和执行力。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一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不打折扣、落实到位。坚持严督实考、跟踪问效,坚决与机关干部“十种典型作派”做斗争,认真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让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蔚然成风。 

          (五)建设廉洁型政府,让人民更拥护。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反腐败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充分发挥审计作用,严格监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使用。坚持勤俭从政,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更多用在促发展、保民生、补短板上,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回首激情过去,任何艰难险阻都改变不了铁东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愿望;展望美好未来,任何困难挑战都阻挡不了铁东人民阔步前行的脚步。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精神,抢抓机遇、奋勇争先,为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而不懈奋斗! 

          名 词 解 释 

          1.“双停”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 

          2.“无证明城市”改革:是指申请人(企业和群众)到政府部门(单位)、公共服务机构办事,无需再由申请人到相关单位开具证明(不包括其拥有的各类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材料),而通过直接取消、申报承诺、数据查询、部门核验等方式实现“无证明”办理。 

          3.数字乡村:是搭建起政府与农民、经营主体、社会机构的数字桥梁,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将涵盖乡村基础设施、农村经济、特色产业、基层组织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数据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建立起覆盖县、乡、村的“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 

          4.“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共吉林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将“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一主”是以长春为主要区域,辐射带动吉林、四平、辽源、松原的“长春经济圈”。“六双”是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和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的“双廊”;沿图们江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和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的“双带”;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的“双线”;长白通(丹)大通道和长吉珲大通道的“双通道”;长春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和白城国家级高载能高技术基地的“双基地”;长春吉林一体化协同发展和长春四平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双协同”。 

          5.“综窗”改革:是“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的简称。指政务服务中心任何一个“无差别全科受理”窗口都能够代表政府受理进入政务大厅“无差别全科受理”窗口的全部办事事项。办理流程采取“前台(窗口)综合受理、后台(审批区)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做到政务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群众企业办事实现“一窗通办”。 

          6.“四好”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7.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8.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9.新基建“761”项目:“7”即加快推进5G基础设施、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7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6”即全面提升智能信息网、路网、水网、电网、油气网、市政基础设施网“6网”;“1”即着力补强社会事业“1短板”。 

          10.“五化”工作法:清单化管理、图表化推进、手册化操作、模板化运行、机制化落实。 

          11.“四类”中小企业:已符合入规条件的企业、成长性好有望入规的企业、新立项建设的企业、由规上转规下的企业。 

          12.“秸秆变肉”工程:即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提高秸秆饲料开发利用水平,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新模式,加快发展肉牛等草食畜牧业,促进农牧循环经济发展。 

          13.五净三根清:“五净”是指马路净、雨水井口净、路边石净、绿岛净、人行步道净;“三根清”是指墙根清、树根清、电线杆根清。 

          14.城市管理120:由住建局下设的城市管理“120”指挥中心下达指令,及时调动环境卫生管理中心、市政建设管理所、园林绿化管理所、道路建设维护管理所等成员单位,处理辖区内道路破损、市政下水堵塞、行道树损坏、卫生保洁等问题的城市管理新机制。 

          15.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16.能耗双控:主要指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 

          17.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18.乡村振兴“服务111”:“1”即一人1份健康档案,为脱贫人口中的老年人、患者、残疾人开展免费体检;“1”即“一人1策”诊疗方案,上级医院医生为脱贫患者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1”即一家1个家庭医生团队。开展随访评估、健康管理,需要治疗的引导到正规医院治疗。 

          19.医疗报销保障“120”:“1”即铁东区脱贫人口在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第四人民医院、叶赫满族镇中心卫生院、石岭镇中心卫生院、山门镇中心卫生院和城东乡卫生院住院,医疗费用自付10%;“2”即铁东区脱贫人口持有“医保”慢病手册,在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第四人民医院、叶赫满族镇中心卫生院、石岭镇中心卫生院、山门镇中心卫生院和城东乡卫生院买药,个人自付20%;“0”即铁东区脱贫人口持有“医保”慢病手册,在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第四人民医院、叶赫满族镇中心卫生院、石岭镇中心卫生院、山门镇中心卫生院和城东乡卫生院住院0押金。 

          20.机关干部“十种典型作派”:①坐而论道、评头论足、动口不动手的“君子”作派。②只要工资奖金不少、不贪也不干的“躺平”作派。③绕来绕去、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内卷”作派。④人很忙事没动、水面打滚、一问三不知的“点卯”作派。⑤谁能干谁干、不会就不干、我弱我有理的“巨婴”作派。⑥花拳绣腿、重痕不重绩的“演员”作派。⑦对领导唯唯诺诺、对群众颐指气使的“官僚”作派。⑧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比待遇不比责任、只比资历不比贡献的“怨妇”作派。⑨看透不说透、栽花不栽刺、不敢得罪人的“老好人”作派。⑩当面不说、背后乱说的“两面人”作派。 

          21.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这三项经费。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