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第九医院、肿瘤医院:
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和液体涉及种类繁多,防范措施多样,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中毒窒息亡人事故。近期,多地多发频发有限空间作业事故,且因施救不当导致伤亡人数增加,严重危害从业人员生命安全。6月13日,四川省大邑县邑丰食品有限公司2名员工在停产检修废水管道时掉入废水池,另有4名员工在施救时也相继掉入池中,经抢救无效全部死亡。
为深刻汲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坚决遏制有限空间安全事故多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按照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作业防中毒窒息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吉卫安委发〔2021〕10号)要求,特制定《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作业防中毒窒息整治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联 系 人:殷刚 殷平新
联系电话:0434-3266531
附件:
1.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医疗机构有限空间作业防中毒窒息整治工作方案
2.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作业分类填报表
3.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自查自评表
4.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作业设施设备统计表
5.县(市、区)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作业分类填报汇总表
6.县(市、区)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验收确认汇总表
7.县(市、区)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作业设施设备汇总表
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7月2日
附件:
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医疗机构有限空间作业防中毒窒息整治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防范化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有效遏制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等亡人事故发生,促进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制定本方案(不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单位不用制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部署,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载体,以“五化”工作法为抓手,以不发生亡人事故为底线,全面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责任、措施,切实提高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实现“六个全部”目标 :通过专项整治,要全部摸清存在中毒窒息安全风险(主要是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的底数,建立风险隐患台帐;对每一处有限空间涉及的中毒窒息风险要素全部得到辨识和管控;有限空间通风、监测报警、监控等安全设施及呼吸保护器等个人防护装备全部配备到位;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工作制度全部得到落实;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全部实现先培训后上岗;有限空间作业全部实现无因盲目施救扩大伤亡现象。全系统医疗机构有限空间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效遏制亡人事故发生。
三、整治范围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医疗卫生机构。
四、重点内容
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要全面排查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制度措施,严格落实《吉林省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十个必须到位”》(吉安委办〔2021〕154号)的要求,集中开展五项专项整治工作。
(一)提升风险管控等级。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对有限空间认真开展一次风险辨识,确认风险等级并登记造册,完善有限空间基本信息。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有限空间,一律按照重大风险等级实施重点管控,其主要负责人为有限空间管理第一责任人。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对本单位产生风险的因素进行精准辨识,开展评估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管控方案和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二)实施风险要素监测。各医疗卫生机构在开展有限空间作业前,要自行组织或聘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本单位有限空间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特别是污水处理设施、地下泵房、供暖供水管道、排污地沟、竖井以及各种密闭容器等有限作业空间要进行风险评估,得到各类有限空间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种类以及浓度、数量等参数,并依据量化指标,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和作业计划,实施精准化管理。同时,要将检测评估结果、精准化管理措施等内容,及时更新至有限空间风险告知牌,便于从业人员了解、掌握和使用。
(三)强化风险管控措施。对涉及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日常处于完全封闭状态的污水处理池等有限空间,必须安装强制通风、浓度报警等装置,人员作业时必须配备便携式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以及长管呼吸保护器、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防护手套(鞋、靴)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人员作业安全。有限空间内疑似存在可燃性气体的,通风、监测、照明、监控等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要严格门禁管理,严禁无关人员擅自进入或者无防护措施进入封闭式有限空间。
(四)规范现场作业管理。存在中毒窒息等风险的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审查制度、作业方案和应急预案,开展作业前必须经相关技术人员审查通过,并由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不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聘请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方案、应急预案、防护措施以及现场情况进行审查。组织作业前要进行相关培训,必要时要开展应急演练,作业人员要掌握存在的风险、安全作业规范和应急措施。要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规定,作业前要对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进行检测,实施作业必须落实监护和应急措施。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持续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并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或连续检测。
(五)严禁盲目实施救援。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预案,明确救援人员及职责,配备救援设备器材。发生有限空间作业险情后,必须先对有限空间内氧含量、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进行检测,确保安全后,再按应急预案流程实施科学救援。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深刻汲取由于盲目救援造成事故扩大的惨痛教训,要把事故案例作为安全警示教育学习资料,宣贯到每位从业人员,让每一名员工都知晓盲目救援会导致的严重后果,熟练掌握有限空间事故的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坚决杜绝盲目施救发生衍生事故。
五、实施步骤
专项整治时间为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0月30日,分四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7月1日至7月8日)
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于7月8日前制定完成工作实施方案。经本地区、本单位分管领导审阅签字后上报完美体育365_365娱乐场体育投注_365bet投注技巧卫生健康委。
第二阶段:调查摸底。(7月9日至7月31日)
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要全面认真辨识所属有限空间并建立台账,要对照整治范围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确保不漏一处。各县(市、区)卫健局要对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附件2-4台帐进行复核后,汇总填写附件5-7、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填报附件2-4,同时于7月30日前报市卫生健康委。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必要时可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开展调查摸底的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场指导培训,辨识风险因素,提高管理及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确保医疗机构按照整治方案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按时完成排查工作。
第三阶段:集中整治。(8月1日至9月30日)
一是要对标自查自改。各医疗卫生机构对照专项整治重点内容,组织开展有限空间风险要素辨识、检测,细致排查隐患,制定管控办法,完善监测、监控、应急处置措施。没有相应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市场化服务方式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指导,做好有限空间条件确认、隐患排查、制订方案、落实整改、检测评估、应急演练等工作。2021年8月底前,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将自查自改情况报市卫生健康委备案。二是要健全管理制度。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风险管控要求,进一步完善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作业审批制度、通风检测制度、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外包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建立。三是要开展装备普查。各县(市、区)卫健局要于9月1日至30日,对本地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通风、检测、照明、通讯、应急救援装备及个体防护用品为重点的安全装备普查,对未按规定配备相应安全装备的医疗卫生机构,要责令其限期配备。
第四阶段:验收总结(10月1日至10月31日)
一要认真组织验收。各县(市、区)卫健局要组织专家开展专项整治验收,逐一对纳入整治范围的医疗卫生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验收,市卫生健康委将联合市安委办对各地验收情况进行抽查。二要严格考核问责。市卫生健康委将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通过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倒查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情况。对发现敷衍应付、推进不力、工作不实的地区进行通报。三要全面进行总结。专项整治工作结束后,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要对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于10月底前报市卫生健康委。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要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整治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主要负责人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并经常深入一线开展检查督查,督促医疗卫生机构认真做好自查自纠、责任落实、监督检查,确保专项整治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二)落实主体责任。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要坚持把压实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此次专项整治的核心。各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必须全过程参与整治工作,督促落实各项管控措施,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三)坚持统筹推进。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要将专项整治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教育培训、应急处置等有机结合,形成工作合力。要督促医疗卫生机构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改进安全设备设施,细化岗位操作规范,把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标准化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标准化运行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质量提升。
(四)加大监管力度。各县(市、区)卫健局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以重大事故隐患、中毒窒息事故风险控制为重点,将检查贯穿专项整治始终。检查中,如发现医疗卫生机构有限空间辨识、检测、评估存在遗漏的,要立即要求停止使用,并限期改正,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到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医疗卫生机构,各县(市、区)卫健局要上报市卫生健康委,市卫生健康委将联合市应急管理局进行处罚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五)强化宣传培训。各县(市、区)卫健局、市直各单位、肿瘤医院、第九医院要把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宣传教育作为强化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明确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负责有限空间管理的负责人为安全教育第一责任人,涉及到的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必须经过严格教育培训,掌握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和作业能力后方可上岗作业。要保证所有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每年至少培训一次,实施作业前再进行一次安全告知和岗前培训。